這次中國男籃的集訓名單公布,確實引起了廣大球迷的關注和討論。在CBA數據上表現不錯的球員如山西隊的原帥、廣廈男籃的孫銘徽等未能入選,這無疑讓許多球迷感到意外。對此,男籃主帥郭士強解釋說,此次集訓的主要目的是為2027-2028年的重要賽事培養(yǎng)和鍛煉年輕人。
首先,對于年輕球員的鍛煉,我認為這無疑是正確的方向。然而,這種鍛煉應該在競爭中完成,而非保護性培養(yǎng)。職業(yè)球員的成長本就是在競爭中不斷進步的,中國男籃應該選擇目前國內狀態(tài)最好的球員來參加集訓,這樣既能提高球隊的整體實力,也能給年輕球員樹立榜樣。如果每一個年輕球員都能展現出如楊瀚森般的競技水平,那么集訓名單的爭議自然會減少。
然而,年輕球員的成長不能僅僅依靠國家隊的集訓。他們需要通過CBA聯(lián)賽的磨練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來滿足國家隊的需求。保護性培養(yǎng)可能會讓球員缺乏實戰(zhàn)經驗,難以適應高強度的比賽。因此,年輕球員的成長還需要各俱樂部的共同努力。
其次,練兵應該是各俱樂部的任務,國家隊要的是國內最強的體現。雖然培養(yǎng)年輕人和挖掘國家隊希望之星是正確的方向,但是不能日復一日地重復這件事情。各俱樂部應該承擔起年輕球員的培養(yǎng)任務,提升青訓的教練質量和訓練水平。只有這樣,才能在聯(lián)賽中形成競爭的關系,讓國家隊真正得到人才。
此外,中國籃球的退步與目前的教練體系有很大關系。職業(yè)化以來,中國籃球的水平一直在走下坡路。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主教練的任人唯親和權威性過大。主教練應該根據球員的實際能力來選擇隊員,而不是任人唯親。同時,教練員應該以鼓勵和引導為主,而不是過度批評和指責。
總結來說,對于這次男籃集訓名單的選擇,我持有保留意見。作為國家男籃的主教練,其任務是挑選出目前國內最好的一批隊員,到國際賽場上去挑戰(zhàn)強手。年輕球員的培養(yǎng)固然重要,但應該是俱樂部和國家隊共同努力的結果。希望中國籃球能夠從基層抓起,提高教練員的水平和質量,為國家隊輸送更多有實力的球員。只有這樣,中國籃球才能走出低谷,重回巔峰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