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5日,青島日報采訪了楊瀚森,他在談及自己被NBA開拓者隊選中時的經(jīng)歷時顯得尤為動情。他說,選秀夜對于他而言就像是一場夢,意外又刺激。選秀的時候,他并未被安排在小綠屋內(nèi),而是坐在觀眾席上,輕松自在地觀看著整個選秀過程。
起初,他的預期是至少要在首輪的后半部分才有可能被選中,所以并沒有太過緊張,整個過程心態(tài)都非常放松。甚至在等待的過程中,他還在與身邊的人聊天,一邊享受著炸雞的美味。然而,突然間所有的攝像機都聚焦在他身上,工作人員讓他換上西裝。那一刻的他顯得有些手足無措,甚至來不及整理好自己的西裝和手上的油漬。
當他的名字被叫到的那一刻,他仿佛從夢中驚醒,感覺到自己仿佛進入了現(xiàn)實版的籃球夢境。那一刻的他感覺到了從未有過的驚喜與驚訝,走上臺的每一步,他都感覺到自己的腿在微微顫抖。那天的他度過了20歲的生日,并同時步入了NBA的舞臺。
對于中美籃球的核心差異,他有著深刻的見解。他認為最核心的差異在于速度和強度。在訓練方面,美國的訓練時間雖然可能比國內(nèi)短,但訓練的強度卻極高。球員們常常主動尋求身體對抗,而比賽中的速度和球員的自信程度也遠超國內(nèi)。相比之下,國內(nèi)籃球更偏向于陣地戰(zhàn),戰(zhàn)術更為細致。而在NBA的賽場上,對抗的強度、內(nèi)線球員的身體天賦以及個人能力的展現(xiàn)都超出了他的預期。
他坦言,之前在CBA時他將自己定義為傳統(tǒng)中鋒,但來到NBA后他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的定位已經(jīng)發(fā)生了改變。這一切的轉(zhuǎn)變對他來說既是挑戰(zhàn)也是機遇,他期待著在新的環(huán)境中展現(xiàn)出自己的實力和潛力。
這一系列的經(jīng)歷和觀點都讓我們對楊瀚森的籃球之路充滿了期待和關注。他的故事也讓我們看到了中美籃球之間的差異和碰撞,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年輕球員在追求夢想路上的堅持與努力。


- | 法媒:南特隊夏窗簽權赫圭,租借洪鉉錫
- | 羅馬諾:摩納哥與赫拉德茨基達成協(xié)議,正與勒沃庫森商談。
- | 圖片報:科瓦奇計劃阿萊替補吉拉西,無合適買家則培養(yǎng)。
- | ESPN:切爾西急購西蒙斯,萊比錫標價超6000萬歐。
- | 萊比錫與切爾西談楚克烏梅卡,球員盼歸多特。
- | 羅馬盯上萊比錫邊鋒埃爾馬斯,估價1500-1800萬歐
- | 法媒:拜仁將報價7000萬歐+獎金求購迪亞斯,幾小時后見分曉。
- | 羅馬諾:紐卡盯上塞斯科,萊比錫降價至8000萬
- | 德媒:科瓦奇重塑多特蒙德,將續(xù)約商談。
- | 德轉(zhuǎn)列:法蘭克福、本菲卡等五家盈利賣人俱樂部,23-24賽季賺翻